11月3日,晴,蒙阴、平邑
2002年,我参加高考,成绩不错,超了本科线49分。
有些意外!
为什么意外呢?
二轮模拟考试时,我考了全校707名,当时本科线模拟划到700名,我二姐很沮丧,回家跟我爹说:“我弟可能够戗,发挥好了,能进本科线,发挥正常,也就是专科了,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我二姐咋知道的呢?
我二姐比我大两岁,但是她上学速度快,我高考时,她早就参加工作了,当了一名高中老师,我们俩关系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师生关系了。
所以,当高考成绩出来时,全家都挺意外,我也考出了高中三年最好名次,班级第三名!
农村人报志愿,无非就是医学、师范。
当时,我们家在教育系统还有点小关系,我爹就让我报考了师范……
目标很明确: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
据说这是王牌专业,全国前五名,如果能从数学系顺利毕业,要么可以留校,要么可以去一些高等院校当老师,不是铁饭碗,而是金饭碗。
我们家有关系呀,我们邻居的儿子在曲师数学系当教授呀!
我爹,怀揣了两盒烟,就去找人家了,跟人家说的也很诚恳:“咱家不差钱,该花就花,该送就送,最后你告诉我个数目就行了。”
凭咱这成绩,凭咱这关系,能跑了嘛?!
前几天,村里大喇叭在放《不差钱》,我越听越觉得剧本写的好,简直就是写的我爹……
临近开学了,得到了消息,没被录取,因为6000个学生争80个名额,比咱关系硬的有多少个,岂止80个?我下铺是交通局领导的儿子,照样没录取。
当时,没有第二志愿,我被调剂到了印刷专业,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在日照上学。
日照?
当时的日照还没进行旅游开发,特别穷的一个大渔村,最初是临沂的一个县,越想越觉得委屈,考这么好的成绩,结果到了这个破地方来。
那时的日照是咋样的?
日照现在最繁华的王府大街,那时是一片茅草屋。
我们班106个学生,只有一个人在填写志愿时写了印刷专业,并且是第三志愿,我还不算倒霉的,我们班还有622分的,当年清华分数线不过613分。
实际上,我们班是录取了240个学生,实际报到了106个,剩余的都回去复读了。
我们班有两个同学,家庭背景很好,到处找关系,调专业,真成功了,不过是要降一级,我们是02级,他们降到了03级……
人,是有命运的,特别是回顾自己时,你发现很多关键点上,其实就是命运这么安排的!
印刷这个专业,你觉得有技术含量吗?
纯粹是混日子,因为是新开的专业,连老师都没有,辅导员也不够用的,干脆106个人一个班,没事干就天天出去玩,最初班长还管管,后来班长带着大家一起去海里游泳。
就这么混日子的专业,你觉得我能待住吗?
于是,我就出来创业了。
那时,学校里搞了一期小记者采访,就是去日照百货大楼那里,问问大学城给日照带来了什么改变……
多数老百姓都不知道啥是大学城。
过去的日照,是没有本科院校的,即便是去一些事业单位,你可以私下问问,普遍学历就是中专、专科。
但是,现在的日照,你再去看看,完全变样了。
为什么呢?
就是昨天我们谈到的“泉水理论”,这些大学把优秀的人才引进过来了,对整个日照进行了渗透,甚至很多人毕业以后就留在了日照,继续为日照做贡献。
过去日照会说普通话的人都不多,但是现在的日照,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这就是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原理,等于把国外的大学引进过来了,让他们对我们进行渗透。
当时的日照,特别美,特别是海边,一片原生态,经常能拣到特别漂亮的贝壳,回想起来那时的光景,真是太美好了,一群同学手拉着手,唱着歌去海边,凌晨4点就出发,为了看日出。
那样的日子特别快乐,特别简单,至少不考虑柴米油盐,也没那么多烦恼,而且我姐姐都参加工作了,大家都供应我一个人读书,很轻松。
现在的日照,更有现代感了,不过也破坏了原生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