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懂懂日记

我是段誉,请叫我段公子!

时间:2013-11-09 00:12:00   作者:懂懂   来源:懂懂QQ空间日记   阅读:819   评论:0
内容摘要:11月6日,晴,家我发现,大家都喜欢跟我对着干。我写中国武术不行,王通接着就写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而且根本不屑上擂台。我写,大熊猫不会灭绝。老胡说:“大熊猫为什么需要保护?因为基因不行了,跟不上时代步伐了,适应能力强的东西,哪需要保护呀?需要保护的,都是适应...
 11月6日,晴,家

我发现,大家都喜欢跟我对着干。

我写中国武术不行,王通接着就写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而且根本不屑上擂台。

我写,大熊猫不会灭绝。

老胡说:“大熊猫为什么需要保护?因为基因不行了,跟不上时代步伐了,适应能力强的东西,哪需要保护呀?需要保护的,都是适应能力不行的。”

读者觉得很精彩,难道起内讧了?

非也!

我们说的,其实都是一回事。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

太深了。

我说的是汉字!

例如前天日记里提到的“排出”银行卡,这是《孔乙己》里的用法,孔乙己没钱,但是又装出很有钱,把几文钱一一个的排出来……

“摆出”就没有这种感觉,反而更像阔少,“排出”比“摆出”多了一份细心、珍惜、炫耀、寒酸。

文章要想有动感,一定要学会拿捏“动词”,有时一个动词用活了,接着就让整个场景立体化了,我举个例子。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你立刻能联想到一个什么场景呢?在一个幽静的山里,月光皎洁,特别幽静,有个僧人站在古刹前,在敲门……

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是不是你仿佛听到了敲门音?

整个场景是立体的,是活的。

原来这句诗是什么?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相比之下,“推”字就缺少了声音,而且仿佛是轻车熟路,意味也少了很多,这也是“推敲”一词的由来!

对于“中医”、“周易”、“武术”,我都持观望态度,我还是那句话,优秀的东西一定是有生命力的,自然能够传承,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再保护,也留不了多久,因为基因必然在慢慢的弱化……

虽然,每天都有物种消失。

但是,每天也有物种诞生。

这是大自然的优化机制,不需要刻意的去保护,就是把恐龙保护到今天,它还是岌岌可危,甚至丧失了生育能力!

我对中国的汉语文化,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自己写文章越久,越觉得自己渺小,实际上,汉语也是在弱化的,为什么呢?

第一、英语越来越强势,中国教育的风向标是高考,英语培训一直都很火,你见过有培训中文的吗?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日常交流用语都是英语时,谁若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那都是可以登台表演了,甚至可以参加《中国达人秀》了。

所以,弱化英语,强化汉语刻不容缓。

第二、文字越来越肤浅,过去大家还写写信、写写报告,现在呢?写个140字的微博都很愁人,能够耐心写长文章的人越来越少,文字一旦失去了驾驭长篇的能力,基本就失去了其穿透力,因为文字的魅力在于跌宕起伏,在于控制读者的情绪,这都是需要足够“铺垫”的。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了奥斯卡金奖,国人一片欢呼,感觉这是国产电影崛起的标志。

那是错觉,电影的根本是剧本。

这部电影的剧本不是中国人写的,而是加拿大作者“扬·马特尔”写的,中国这些年的电影,真正的好剧本很少,《1942》算一个,那是刘震云写的剧本。

中国作家普遍老了,年轻的又没接上茬,真是青黄不接,年轻的出了个韩寒,现在沦为笑柄了……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青年作家呢? 

根本问题是中国的汉语教育出了问题,越来越被边缘化了,中国近十年就没出来几本“硬书”,多数都是快餐作品,临时拼凑之作。

我们的图书、剧本、文章为什么经受不起推敲呢?

很大程度是缺少了“严谨”,缺少了“逻辑”,完全是臆想,说明咱们的教育体系里还缺少了一门学科:哲学!

中国不缺少哲学,例如《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都属于哲学范畴,但是因为其过于高深,从而没有得以普及。

而西方呢?

用最简单的语言去传播哲学。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这使西方人很理性,中国人很感性。

感性的人喜欢意淫……

我们小的时候,最喜欢讨论的是什么?

胡一刀能不能打过苗人凤?即便是今天,你在百度里输入“胡一刀,苗人凤”依然是个热门的讨论,还是在讨论他们谁的武功更高!

中国人喜欢造神,喜欢拜神,并且希望自己所崇拜的“神”所向披靡。

如果咱造一些“神”的角色出来,并且为老百姓所崇拜,岂不是很好玩的事?

于是,金庸来了。

标签:银行卡  中国武术  大熊猫  汉字  读者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23  鲁ICP备14030214号